這次一口氣要介紹六本!!橫跨中英法日!但是光看封面可能看不出個所以然,但我覺得他們之間有一些共通點,都是跟圖畫或文物、美術館或博物館有關,所以就放在一起囉。說到博物館美術館的繪本,應該會先想到「你不能帶氣球進XXXX」系列吧?(氣球顏色還不一樣!)這系列是無字書,故事進行的方式跟下面幾本的模式大同小異,大家可以比較看看。
追加補充:本文貼出之後還有人幫忙補充了「美術館裡的小麻雀」(青林)&「藍兒」(暢談文化/套書)。美術館裡的小麻雀是以臺灣畫家作品為主,藍兒則為介紹青花瓷。
首先先從左上的「まいごのぴーちゃん」(迷路的P將)開始,這是九州博物館出版的一系列繪本之一,這本的主題是花鳥文樣,也就是介紹收藏品中有花或是鳥的文物。我當初是在找妖怪繪本時意外發現這一系列,但我猜可能是沒有宣傳或是真的也賣不好,系列中有些已絕版,我也只買了其中幾本二手的回來試看。這本「まいごのぴーちゃん」雖然封面看起來不太吸引人,卻是目前我手邊這幾本中最喜歡的,或許也跟我自己本來就偏愛花草和鳥的繪本有關吧!
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裡,P將出遠門玩囉
遇到池塘中的鯉魚。P將說:好想在水裡游泳呀!
鯉魚說:好想在天空中飛飛看呀
沿著河川往上飛,遇到了鴛鴦。
「往前走有什麼呀?」
「前面是叢林呀!有大象,也開了很多花呢!」
「好想去看看!」
----------
(略)
天色漸漸暗了,P將想回家,但是卻忘記自己從哪來的了。
----------
「你怎麼啦?」
「我迷路了......」
「你家的院子長什麼樣?」
「嗯......開著紅色的花....」
「那應該是在對面吧!你去找找看!」
「我們的庭院很棒吧!」
「我家也有紅色的花。而且還有隨風搖曳的竹子呢。但是我迷路了.....」
「真糟糕!我記得那邊有個有竹子的院子!」
-------
(略)
P將靠著香味找到回家的路了。
「我回來啦!」
「你回來啦!」
平安回家真是太好了,P將
這系列不採用傳統的同一版面上文物圖配上文字解說的方式,而是用很簡單的故事(甚至沒有故事,像妖怪繪卷那本只有幫妖怪配上聲音)串起,書後才附上較為詳盡的介紹。所以這本書也很適合年紀小的小孩,看完後可以實際在博物館裡尋找這些文物,年齡大一點的讀者則可自行閱讀後面的解說。我個人偏愛這種形式,可能是繪本看太多,不太習慣在繪本主要內容上看到圖+太多文字的說明,有種眼花撩亂資訊太多的感覺。這種前後對照的方式,在前段可以把圖放大,用簡單的對話交代出文物特色,文末再做延伸閱讀,拉寬了本書讀者的年齡層,如前所述,小小孩只要看圖和故事,對文物產生興趣或印象即達到目的;想要再更進一步瞭解的人可以選擇看最後作品解說,可以說是一種融合了不同閱讀階段(能力)的讀物。
像是這個祭壇我就覺得很有趣,背面是花鳥圖案,
結果正面竟然是聖母瑪麗亞和耶穌的圖像阿!
第二本是福音館的月刊繪本「おさらのこども」(盤子裡的小孩),這是以長崎縣傳統的「三川內燒」為主題。三川內燒中最常見的圖案就是「唐子繪」(唐子:唐朝的小孩),多半是小孩手持唐扇,在松樹下與牡丹、蝴蝶嬉戲的情景。依描繪的唐子人數不同,用途也不一樣。唐子人數7人時為專門進貢給將軍或朝廷用,一般大眾的話則是3人。
原本在流理台裡泡在水裡的盤子,盤子上的三個小孩溜出來玩。
爬上保特瓶。
玩湯匙,玩海綿。
阿!好像有人來了!!趕緊躲進旁邊的杯子裡。
「打擾了!」
「這個杯子的姿勢好土喔!」
「別抱怨了,我這裡擠死啦」
「喵?」
玩完之後回到盤子裡。
其實在買之前並不知道這是三內燒,(因為這圖案對我們來說好像滿平常的?)只覺得故事簡單可愛,還可以拿來上日文(誤)後來找資料時才發現原來大有名堂,不過這系列是設定給幼稚園小班的小孩看的,所以當然也沒有要教導什麼訊息或知識,只是讓小孩認識這種盤子,如果家裡剛好有這種盤子,小孩應該會覺得很有興趣吧。臺灣也有許多民俗工藝品或風俗,但是在轉化成繪本時總是如同背負著重責大任,不塞進很多東西不行的感覺阿。
第三本,牛要去哪兒,是臺灣作家的作品,而且是難得的水墨畫繪本,因為使用媒材特殊,所以注意到這本書,但內容跟我原先預想的不大相同。
這隻牛要去找哥哥。
看到這張圖我大笑,這不是宙斯變成的牛嗎?!但印象中我記得宙斯應該是白牛阿,對照了原圖(by Francois Boucher)真的是黃牛耶!
希臘陶罐上的牛。
這個不知道是什麼,我猜是唐吉軻德?(但裡面有鬥牛嗎?)
最後來個大集合,看來是在美術館裡。
老師說:「這頭牛走了好遠的路,去了好多地方,今天終於回來了......」
書末的解說。這本書的概念跟第一本「迷路的P將」挺相似,牛身邊也伴著一隻小鳥。
到了故事中段,
小鳥問:「你從哪裡來?我們往那個方向找。」
牛回答:「我來的地方有山,有河......」
這個部分也跟P將頗像,只是P將那本選取的是亞洲工藝品中含有花鳥圖案的文物,這本的範圍則是包含東西方有牛的畫作。其實我滿喜歡這本書的概念,只是畫面的精緻度不足,主角黃牛在每頁圖中的大小比例不佳,顯得突兀,筆觸造型也略微粗糙。故事最後回到「現實」中的美術館那一頁,我個人認為可以抽掉,因為書末已有作品解說,其實不必再多這麼一頁特地告知讀者剛剛那一切是發生了什麼事。而且最後一頁的每個粉紅畫框裡的圖比例都不太對阿,看起來整個畫面都糊糊的,而且一般美術館裡也不會有這種大型畫框還採這種方式陳列吧。同樣類似的情節,安東尼布朗的「威利的畫」裡,最後一頁是威利離開,桌上丟著畫筆,帶有暗示意味卻不直接說破,留給讀者想像的空間,餘韻無窮。
這本書書末解說的部分,也漏掉一些,像是剛剛鬥牛那張並未出現在解說裡;「The Rape of Europa」掠奪歐羅巴選了兩幅;「富春山居圖」裡面好像沒有牛?(我特地去找圖來放大看,沒看到牛耶@@)雖然前面說了這一堆,但我覺得這本仍是值得一看,如果能更注重細節的呈現會更好囉!
這本「ah!」是我在二手書店翻到的二手書,剛好主題跟這篇吻合,所以就順手帶回家。先來看圖。
一隻荷蘭木鞋。
一開始以為是介紹羅浮宮文物的書,但中間還出現了奧賽美術館和畢卡索美術館的文物, 出版者為Réunion des musées nationaux(註1:RMN 法國國家博物館聯合會)。說實話,圖我一點也不喜歡,而且翻開裡面的圖跟外面的圖或是跟文物三者之間也沒啥關連,感覺畫的有點隨便~但出版年份是1991,已經20幾年前的書,也不能太苛求(笑)。後來查到的資料中,看來算是值得一提的作品(註2)?!
註1:RMN創建於1895年的法國國立博物館聯合會(La Reunion des MuseeNanonaux: RMN) 真原始的功能是募集基金,以取得可豐富國家收藏的藝術品。該會最初只結合了四個機構一羅浮宮、凡爾責宮、盧森堡美術館、廈聖傑曼博物館,如今已擴增至33所大小不一的博物館。目前負有服務觀眾、策劃特展及傳播文化三大任務。(民88年)
註2:青少年叢書。RMN的青少年叢書有其特別的形式(如童話、遊戲或觀察實驗等),RMN與卡兒門(Calman一Levy)共同出版的「小小」叢書,每本涵蓋同一藝術家(Bruegel、Delacr0ix、Manet、Monet、Van Gogh、Kandinsky等)的十二幅畫;還有另一套「藝術小孩」,以26個英文字母的關鍵字,系列介紹藝術家(BonnaTd、Cezanne、Chagall、Corot、Amenophis III、Henri IV 等)的生平。 另一「色彩及兒童博物館」系列則是藉由觀察繪畫及細節,來引導小孩從中發現不同藝術家所使用的材質及表現的主題。插圖精美、文辭舒暢的「藝術小百科」及「音樂小百科」,旨在介紹偉大的藝術家,其技巧及年代等。羅浮宮文化服務部出版的「追尋藝術」一書,提供觀眾藉由羅浮宮藏品來欣賞其他作品、其他主題或技巧等。印刷精美的 「喔! 」 及 「呀! 」 (Oh ! et Ah! )二本書,旨在闡釋各種不同形式的藝術 。(民88年)
註1&2皆引用自:http://web2.nmns.edu.tw/PubLib/Library/quaterly/199910_71.pdf
但現在的作品看起來就好多啦!!
下面這個網址中有很多跟博物館、美術館有關的童書唷!
http://www.boutiquesdemusees.fr/en/shop/products/35-children-books/1/
Marie-Antoinette Book
瑪麗安東尼皇后的繪本,隨書附贈一支變裝舞會用眼鏡。
Pénélope at the Louvre
貝貝在羅浮宮。
Un abécédaire
龐畢度出版的ABC!!好想看看裡面是什麼內容
美國畫家Maira Kalman替紐約Cooper Hewitt, 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博物館設計的Ah-Ha To Zig-Zag,這是在2014年底重新開幕時,她從博物館中選了31件作品,用A~Z的字母串連起來的獨特字母書。當然,ABC字母只有26個,不過有的字母不止選了一件,所以才會有31件囉!這本書是亞馬遜青少年藝術史暢銷排行榜第一唷(in Teen & Young Adult Art History)
以下的圖截自畫家網站http://www.mairakalman.com/
這個手法跟其他幾本不大相同,沒有用一個小主角扮演「導遊」的角色,而是把作品以另一個主題「字母」串連(不知道跟龐畢度那本ABC像不像!),算是比較少見的手法,也很單刀直入告知這就是直接從博物館裡選出來的,文字也挺幽默,成功的引起讀者的興趣。但其實這博物館放的東西我不太能理解,剛開始看到畫家的畫以為是亂畫的,哈哈!結果翻到書末發現還真的是長這樣!!像是生鏽彎曲鐵釘或是褲襪....
最後這頁也很有趣,大家要不要試著寫信去看看?
題外話,日本新銳繪本畫家高畠那生(高畠純的兒子)就非常喜歡Maira Kalman,他自己也表示受到Maira Kalman的影響非常之深。看畫風也可以看的出來,非常像阿!!!接下來終於有他的第一本翻譯作品在臺灣問市囉!
http://www.mairakalman.com/books/children/
本書購自Green Tots(←購買頁面)
最後一本!壓軸的「我的故宮欣賞書」
有興趣的人可以看一下這部影片,裡頭交代了這本書的製作背景、過程,選擇文物的標準等等。這原本是在未來少年的連載專欄,之後集結成冊。書中挑選文物標準有三:具代表性,兒童感興趣且可欣賞的,第三,這些選出來的文物可以具體而微呈現出故宮的樣貌。以下是我在網路上找到的內頁
本書總共分為:青銅器、玉器、陶瓷、繪畫、書法、珍玩、其他等七大部分,共36件文物,從上面的圖可以看出大致上的版面安排。我很喜歡書裡的小插圖,文字也很流暢有趣。當然,這本的內容比前面幾本難上許多,比較不算是引起動機,而是偏向知識介紹類型;這本也不需要一次讀完,因為每個章節或是每個文物中也沒有必然的關連性或故事性,可以單篇單章節閱讀。但我自己閱讀的感想是因為排版有點零碎,box跟主文的區隔不明顯,所以不時干擾閱讀的節奏,也影響了閱讀的先後順序。
這張圖可以看的出來左邊的主文跟右邊的BOX「世界上最早的圖畫書?」字體大小跟字型有刻意調整過,但整個版面看的時候,其實分辨不大出來。尤其閱讀順序從左至右,但許多版面安排是小BOX在最左,本文其實偏中,就會有點混亂。在日本的知識性讀物中,也會有這樣的主文跟附加說明,但是區隔會相當明顯,不大會造成閱讀上的互相干擾。 我跟朋友甚至想把漢聲的小百科拿出來對照,看看這類的知識性讀物到底該怎麼排版才清爽好閱讀。扣掉這個問題,整體而言算是圖文並茂,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有趣讀物。
補充了漢聲小百科的圖,雖然阿明阿桃的插圖老派了一點,但是易讀性相對來說個人認為是較高的囉
留言列表